为了更好的体验,请将手机竖过来
新闻资讯
交易发现价值,服务满足需求

描绘知识产权蓝图 建设知识产权强省—— 江苏发布“十三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2016-11-15 10:51:08

         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十三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规划》回顾总结了“十二五”时期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分析了“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部署了“十三五”期间的重点任务。
  《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江苏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时期,是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支撑引领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为此,本报开辟专版,刊发江苏“十三五”时期知识产权发展的战略导向、发展目标、重点任务。
  战略导向
  根据“十三五”时期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保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丰富拓展知识产权强省内涵,努力走出具有江苏特色、符合时代要求的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之路。
  ——知识产权发展从强化自身向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转变。深度融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局,围绕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有效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法治环境,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保障和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好地发挥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的引领支撑作用。
  ——知识产权创造从量的积累向量质并举转变。坚持数量布局、质量取胜,在保持知识产权产出稳定增长的同时,把提升质量和效益贯穿知识产权创造的全过程。优化政府政策导向,健全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机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高价值知识产权创造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形成知识产权创造大而强、多而优的良好局面。
  ——知识产权运用从转化实施向战略运营转变。引导创新主体强化知识产权运营意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运用。加强运营机构建设,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创新运营模式,推进知识产权收储、开发、组合、许可、交易、投资等,促进知识产权加速流动利用,盘活知识产权资产,加快实现知识产权市场价值。
  ——知识产权保护从执法监管向社会共治转变。推进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多元治理,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切实保障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构建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司法审判的共治格局,努力从根本上解决侵权易、维权难的问题,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知识产权管理从职能分散向整体联动转变。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整合知识产权管理资源,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效能。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园区先行先试,建立职责清晰、管理统一、运行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强化各级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资源整合,形成知识产权管理整体联动效应。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区域知识产权均衡发展。
  ——知识产权服务从基础服务向高端服务转变。着眼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对知识产权高端服务的需求,加强分类指导,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专业化增值服务。引导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主动深度介入创新创造活动,提供高端知识产权服务,使创新创造活动更好地面向市场和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机构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培育一批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的高端服务机构。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知识产权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大幅提升,成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示范引领区。
  重点任务
  重点任务一:提高知识产权创造水平,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
  一、培育高价值专利。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载体建设,通过建立企业、研发机构、高端服务机构强强联合体,健全高价值专利培育机制,在主要技术领域创造一批高价值专利和专利组合,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高价值专利培育模式。完善激励政策,加大对优质发明专利、PCT专利申请和授权的奖励力度。强化科技创新政策与专利政策的衔接,将高价值专利产出作为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立项的重要指标。建立高价值专利评价指标体系,形成有利于高价值专利产出的鲜明导向。
  二、培育高知名度商标。促进高知名度商标产出,支持企业强化品牌运作,将著名商标、驰名商标认定情况纳入企业创新绩效评价体系,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高知名度商标。实施品牌价值提升工程,培育一批知名品牌示范区。加大对商标注册的支持力度,对获得认定的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给予奖励。研究制定区域商标品牌发展指数评价体系,推动江苏制造走向质量时代。推动企业实施商标战略。培育一批拥有高知名度商标的示范企业。引导出口企业开展商标品牌布局,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商标品牌。
  三、培育高影响力版权。促进高影响力版权创造,推进核心版权产业发展,提升版权产业核心竞争力。创新版权创造模式,支持版权众创空间建设,扶持创客版权创造,探索低门槛版权创业特区建设。鼓励开展校企合作,激发师生版权创造力。鼓励创造主体瞄准国际水准,形成一批高影响力版权。加大版权创造激励力度。开展省优秀软件产品奖(金慧奖)评选和优秀版权作品评选工作。进一步推进“双软”认定,推动形成崇尚创新、追求卓越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促进全社会知识产权创造。增强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知识产权创造体系,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支持企业加强专利信息利用,鼓励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工程师全程参与创新活动的机制。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推动高校院所开展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试点工作,提升高校院所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支持高校与企业开展协同创新、集成攻关,创造一批支撑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鼓励群众性发明创造。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群众性发明创造活动广泛开展。大力推进创新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创新技能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重点任务二:加快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引领支撑经济转型升级。
  一、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加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部署。坚持把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培育作为知识产权引领支撑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定期发布产业发展指南。加强分类指导,集成创新资源,着力培育专利密集型、商标密集型、版权密集型产业。设立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专项资金,支持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发展试验区建设、密集型企业培育、密集型产品应用推广。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统计制度,引导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壮大。
  二、打造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强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化建设,大力推行企业贯彻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引导企业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推动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将知识产权战略纳入经营发展战略,运用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提升核心竞争力,构建完备的知识产权攻防体系。发展壮大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实施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培养计划,尽快形成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
  三、建设知识产权密集型园区。强化知识产权密集型园区统筹规划。立足全省,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园区布局,明确园区发展定位,全力推进知识产权密集型园区建设和发展,提高知识产权对园区和产业的贡献度。支持知识产权成果、人才、资金、服务等要素向园区集聚、向产业集聚、向企业集聚,促进知识产权资源与相关资源深度融合、知识产权布局与产业布局高度匹配。支持知识产权密集型园区建设专利导航发展试验区,鼓励园区推进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和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园区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引导知识产权密集型园区持续健康发展。
  四、活跃知识产权市场。打造知识产权市场载体。加快江苏(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建设,推进知识产权交易模式创新,形成线上线下知识产权交易相结合的交易模式,推动技术、知识产权与产业有效对接。推进知识产权加快运营。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推动知识产权商业化运营,加快实现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完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支持金融机构开办知识产权投融资业务,健全知识产权保险市场,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证券化服务,缓解创新主体融资难矛盾。
  重点任务三:严格知识产权保护,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一、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地方立法,加快形成与创新驱动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产权地方法规规章体系。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整合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资源,开展知识产权统一执法。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积极争取设立知识产权法院,负责处理全省专利、商标、版权等一审知识产权案件。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机制改革,提高知识产权司法审判水平。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衔接机制建设,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
  二、强化知识产权执法与市场监管。开展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开展“护航”“双打”“红盾网剑”“剑网”等常态化专项检查执法活动,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加大网络知识产权侵权和犯罪的查处力度。加大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力度。强化专业市场知识产权监管,依法处理各类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推进知识产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知识产权侵权违法档案,加强知识产权信用制度运用。
  三、健全知识产权维权和纠纷处理机制。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形成覆盖全省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网络。拓展维权援助服务领域,健全知识产权举报投诉工作体系。建立多元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机制。设立省知识产权仲裁机构,提高知识产权纠纷处理解决效率。加强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建设,鼓励设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引导第三方机构参与解决知识产权纠纷,化解行业知识产权矛盾。
  四、提升涉外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加强涉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防控。完善涉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构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网络,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撑。建立涉外知识产权纠纷研究机构,建设涉外企业知识产权数据库,开展涉外企业知识产权培训,提高企业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能力。
  重点任务四:加快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
  一、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推进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整合行政管理资源,建设与国际接轨、职责清晰、管理统一、运行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部门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系。探索知识产权清单管理模式,有效降低决策风险,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能。加快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形成科学合理的权益分配结构。创新重大科技经济活动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完善跨部门知识产权评议工作机制。建立国外产品和企业知识产权动态信息快报处理机制。
  二、统筹区域知识产权协调发展。开展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全面调查我省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资源,明确知识产权科学合理布局方向,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资源配置机制。充分发挥江苏知识产权区域工作优势,推进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区域试点示范提档升级,打造一批布局合理、特色优势突出、引领示范作用明显、战略运用能力显著增强的知识产权强市强县。促进区域知识产权协调发展。推进苏南知识产权引领发展,率先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知识产权示范区和先导区。推进苏中知识产权跨越发展,形成知识产权促进产业发展的优势区。推进苏北知识产权突破发展,促进苏北经济加快发展。
  三、提高知识产权国际化水平。加强政府间知识产权交流合作。强化知识产权涉外政策研究,建立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相关国际组织知识产权交流合作机制,深化与美国、欧盟、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国家的知识产权交流合作。开展多渠道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合作。支持高校与境外院校建立合作机制,构建知识产权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推动知识产权研究机构加强合作研究,鼓励服务机构与境外相关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提高知识产权服务国际化水平。
  重点任务五:提升知识产权支撑能力,厚植知识产权发展优势。
  一、强化知识产权服务载体建设。健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络。支持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发展,推进省市县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形成多级联动、资源共享的服务网络。推动社会化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优化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强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发展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优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布局。完善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知识产权各类服务有机衔接、相关机构互动发展的格局。
  二、提升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水平。推进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高端化发展。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规划,统筹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实施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引导全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规范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提高知识产权服务业监管水平。加强政府、行业协会对知识产权服务市场的引导和监管,建立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有机结合机制。制定出台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管理和奖惩办法,加大对全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事中事后监管力度。
  三、构筑知识产权人才高地。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载体建设。大力开展知识产权学历教育。加快推进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建设,大力开展系统化、规模化知识产权培训教育,建成覆盖全省的知识产权专业培训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培养机制,加大重点领域知识产权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引进力度。优化知识产权人才发展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评价体系,健全知识产权人才流动机制,优化知识产权人才激励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完善收益分配制度和薪酬制度,保障知识产权人才待遇和利益需求。

分享到: